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理论园地 >> 正文

乘“爱”而飞,负“责”而翔

发布者:易洪波 [发表时间]:2010-10-26 [来源]: [浏览次数]:

小学的时候,对所有的老师都充满了崇敬之情,认为老师什么都知道;初中的时候,因为和英语老师的矛盾,那时便下定决心长大后当老师,以后好好地“教训”下他的孩子;高一的时候,成绩非常不好,但是班主任杨老师并没有放弃我,反而一直鼓励我,这让我明白了老师爱的伟大。高考填报志愿时怀着对教师职业的美好憧憬和对老师的感恩之心,我选择了师范院校。

几乎在所有的师范院校都能见到“学高为师,德(或身)正为范”这样的标语,由此可知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外,“德”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如果说“德”是为学生通向未来而架设的高速公路,那么“爱”就是这条高速公路的基石,“责任”则是建设这条高速公路所必备的材料。通过系统的学习,身边老师的熏陶,以及毕业之后在工作岗位中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对教师的爱和责任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爱”是“责任”的基础,“责任”则是“爱”的具体表现,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

作一名有爱心、有责任心的教师,首先必须要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基础。只有当一个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时,他(她)才能自愿自觉地为之而努力奉献,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真思考该如何才能把工作做细、做好;只有有了热爱,他(她)才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才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自身的潜能,充分地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我们很难想象如果一名教师根本就不热爱教师这个职业,而仅仅只是把其当成谋生的一种手段,那么这个职业本身所要求其付出的“爱”和承载的“责任”都将无从谈起。

对职业的热爱,是做好某个行业的基础,学生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作为这项工程的主体对象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对其倾其所有,简而言之,我们要全身心地热爱所有的学生,热爱学生首先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不管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成绩平平或总是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也不管是来自城市富裕家庭的学生,还是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我们都应平等地对待。在他(她)们取得些许进步的时侯,绝不“吝啬”我们溢于言表的由衷赞扬和鼓励;在他(她)们犯错的时侯,我们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让他(她)们明白错在哪儿、如何纠正;在他(她)们遇到困难的时侯,我们应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让他(她)们在绝望之时看到希望的亮光。记得以前工作时班里来了一个成绩很差、表现尤其不好的男生,最开始的时候我对他并没有太多的关注,毕竟他是借读生,只要不出什么大乱子,也就随他了。有一天上晚自习的时候没什么事做,于是就让他到办公室随便聊聊。刚开始的时候,他表现出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但是当我说到他父母时,我能很明显地感觉到他心灵的触动。事后通过一次年级组织的家访对他的家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慢慢懂得他并非顽石一块。于是在后来的课堂中我会有意地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有什么事情也让他帮忙做,慢慢地我发现他变了。成绩虽无太大起色,但是在校的表现明显变好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不懂的地方也知道问老师了,迟到、旷课几乎没有了。后来从语文老师收上来的日记中我发现他写的这样的一段话,“从初中开始,我在老师的眼里就是一名‘差生’,没有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让我回答问题,更别说喜欢我了,你们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上你们的课。但是易老师并没有因为我是所谓的‘差生’而放弃我,相反地经常找我谈心,经常鼓励我,我能感觉到老师对我的关心,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对我的关心。”其实,我对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源自偶然,家访也是年级安排的。但是我真的没有想到,我一个无心的举动会给他带来这么大的触动,更让他重拾上进的信心。后来我会刻意地关注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会告诉我,“其实我们更需要老师的爱,只有老师的爱和责任才能让我们不至于在人生最重要的阶段迷失太久”。“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我们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那些处于暂时“劣势”的学生谁又能说他(她)们不能成为明天的“英雄”呢?

热爱学生,除了要求老师要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外,还要求老师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要“一切为了学生”。俗话说“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在中学阶段最难处理的学生问题恐怕就是学生“早恋”了。大多数的老师对学生的“早恋”问题一般的处理方式是:一旦发现苗头后个别谈话,如果没有成效,上报学校处理;如果依然不奏效,最后的杀手锏就是通知家长,各找各妈,各自教育各自的孩子。这样处理“早恋”问题在程序上来说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效果上来看,却未必是最好的。老师也年轻过,难道我们在那个如花的年龄就没有动过一点点所谓的“花花心思”吗?为什么我们动就可以,但学生在要动还未动的时候就要被老师给无情地“扼杀”了?我想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已经经历过了,而且现在作为老师的我们有更冠冕堂皇的理由,“学生就应好好读书,谈什么恋爱?”但是为什么我们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想想呢?他们已经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而且现在电视上的爱情片是泛滥成灾,同时他们能通过更多的渠道接触与爱情相关的东西,我们对学生的爱情一味地“围追堵截”会有成效吗?这样只会让他(她)们的爱情由“地上”转入“地下”,师生就爱情问题将进行一场“艰苦卓绝”的“谍战”。对于学生的恋爱,首先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让他(她)们意识到,知道去爱一个人并不是错,是成熟的一种表现。当然也不是说学生“早恋”一点错都没有,错在一个错误的时间爱上一个也许值得你爱、也许不值得你爱的人。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个人认为处理“早恋”的最佳方式是“冷冻爱情”。对某一个人有好感,可以先成为很好很好的朋友,但是不要把“爱”轻易说出口。大家在生活上可以相互照顾,在学习上相互帮助,让感情“保鲜”,等到高中毕业后,学生们就可以“解冻爱情”了。当然这样的办法,在开学之初就应该告诉学生,防患于未然嘛。我的学生中有好几对就是这样的,而且在他们对女生有好感的时候他们会告诉我,我也会给他们一些建议。试想如果我也采取“围追堵截”的方式,会有这样的效果吗?不要认为学生都是叛逆的,只要作为老师的我们能够真正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他(她)们考虑,学生就会“乖乖地”落入按我们“设计好的陷进”。

热爱学生并不等于一味地放任学生、迁就学生,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慈相济。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将“严”落到实处。有一年冬天到了,班上好几个学生都感冒了,为了加强学生的体质,我“头脑发热”地和学生说,从明天开始每天早上6点我陪你们跑步半小时。刚开始几天还好,后来天越来越冷了,有一天我就没去了。结果上课的时候学生都要“造反”了,后来在班会课上我主动做出检讨学生才肯“放过”我,后来一整个冬天我都不敢“旷跑”了,学生们看到我坚持下来了,他(她)们也都坚持了下来。平时空闲的晚上我都会到学生宿舍坐坐,和他(她)们聊聊学习、聊聊生活。有一次发现一个学生冬天还穿着单薄的秋衣,问他冷不冷,他笑笑没有说话。事后从其他同学那里得知,他的家境本来就不好,最近母亲病重,所以经济比较拮据。知道这件事后,我按他的尺寸到市场上买了件冬衣,还特意在全班面前穿了一次,洗过之后就以大小不合适为由送给了他,他很高兴地接受了。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买来后直接送给他?”因为我不想伤害他的自尊心,认为我是在可怜他,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啊!

有人曾说,“爱自己孩子的父母是人,爱别人孩子的父母是神”。虽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神,但是我们可以按照神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使我们在行为上更接近神。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但是我会努力让我的学生乘着我对他(她)们的“爱”而飞,负载着我对他(她)们的“责任”而翔,让他(她)们飞翔的领域海阔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