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工会利用大数据的进行工作成为必然趋势。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工会的数字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和依据。针对高校工会运用大数据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利用大数据思想和技术,充分发掘和分析高校工会管理和服务中的大数据的价值,可以有效的提高数据管理质量,提升工会工作效率,为高校工会管理决策提供支撑,并在职工活动、维权等多个方面提供有益的推动。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工会;
大数据(big data),也称巨量资料,是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在移动互联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具有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4V特点的大数据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业、社会组织和业务职能领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高校工会组织要发展、要创新,就必须适应和融入大数据时代,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充分运用大数据提升工会工作水平。
一、大数据运用是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工会工作的必然趋势
发展大数据是国家战略的客观要求。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数据即资产”成为新的全球共识,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全球趋势,国家竞争焦点正从对资本、土地、人口、资源/能源的争夺转向对大数据的争夺,大数据颠覆性地改变全球战略格局、国际安全态势、国家治理架构和资源配置模式,引发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变革。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大数据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国家级大数据标准化体系;加快技术研发,选择医疗、金融、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大数据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抢占大数据技术竞争的国际制高点。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角度来看,大数据是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重要基础支撑。从高校工会的性质和工作特性来看,大数据的应用是国家战略教育领域的发展与应用。高校工会数据信息是政府大数据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自觉服从和服务工作大局,主动参与、深度融入、积极运用大数据,是高校工会组织的职责所在。
运用大数据是高校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长期以来,高校工会在服务职工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基于少数职工的需求推断、预判多数人乃至整个职工队伍的需求;基于部分高校的经验推断整个地区高校的工作措施。这种思维定势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局限性也非常突出。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加快和职工队伍结构的日益变化,这种以少数推断和预判多数或者总体的方法不可避免地具有以偏概全的局限性。在大数据视域下,与高校工会组织和职工相关的数据规模越来越大,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越来越强。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需要我们更多地借助大数据,更加及时了解各高校基层工会所发生的事情和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要求,更加快捷的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通过让海量、动态、多样的数据有效集成为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从而更好地推动工会服务职工。
信息技术发展为高校工会大数据运用提供了可能。大数据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首先,信息技术特别是云技术、云计算的发展,为工会组织存储、利用、分析大数据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证。其次,随着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不断推进,各级政府基于大数据理念、集成各部门及社会组织相关数据统一建立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为高校工会组织运用大数据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来源。
二、准确把握高校工会工作中大数据运用的重要价值
提供工作规划依据,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湖北省宜昌市工会在工会工作网格化探索中,依托全市人口基础信息和法人基础信息系统,以准确的职工身份证号和企业组织结构代码为唯一标识,通过政府大数据信息平台,使职工个人信息及企业组织信息与全市公安、人社、民政、房管、工商等职能部门基础信息即时对接、关联比对,实现了职工社保、医保、公积金、低保、房屋、私家车等信息即时关联以及企业规模、经营范围、经营状况、用工情况等信息直观反映、同步显示、同网比对,甚至每一名职工所住楼栋的总人数、男女比例、房屋结构楼层及家庭人员等情况都一目了然,还可以根据困难职工的年龄段、身份、困难类别和是否劳动模范等进行数据分析。在对困难职工的资格认定中,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了对城区近千名困难职工的全面核查和帮扶资金的预算和发放。而在过去,至少需要1个月时间才能完成这一工作。这一探索对于高校工会工作来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大数据在高校工会工作中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高校工会信息掌握不准确、不及时的问题,从而为高校工会工作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了解广大职工需求,提升工会服务能力。大数据时代,量的数据固然重要,但行为数据愈加引人关注。过去,我们研究建立了多少工会组织、发展了多少工会会员,但现在,则需要对这些工会会员和工会组织的行为规律进行研究,并与我们的策略相结合,从中发现目前工作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依据。比如,工会会员的政治参与度如何、参加劳动竞赛的积极性如何、主动寻求工会帮助的内容有哪些,工会组织的作用发挥程度到底有几分等等。唯有如此,打造“服务型工会”、“创新型工会”才能有的放矢。
预测职工行为趋势,促进职工队伍和谐稳定。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的新媒体时代,网络成为职工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集聚地,但由于职工的政治觉悟、道德水准、文化素养大不相同,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大相径庭,这就难免造成对立、矛盾,甚至以讹传讹。同时由于网络传播的自由性、匿名性、流动性和开放性,使得新媒体的大量信息不需要经过层层审核就可以即时发布,最终甚至演变成为震动各界的舆论“海啸”。因此,高校工会干部必须把采纳、收集、分析、处理网络舆情作为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一大法宝,注重对网络舆情的运用,通过网络舆情准确的掌握职工动态,特别是在某些特定事件的处理中,能够及时掌握矛头,通过自己的“意见领袖”引导舆情,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
三、科学推进大数据在高校工会工作中的运用
树立大数据运用意识。大数据超越了传统流程或工具处理、分析信息的模式和局限,其核心功能就是利用海量的信息进行预测,大数据将为高校工会工作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各高校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工作者应主动树立大数据意识,积极转换思维观念,时刻关注大数据带来的变化,充分理解大数据的内涵,重视数据、尊重数据、“让数据发声”,使大数据成为我们在信息化条件下开展高校工会工作的有力抓手。
打造大数据信息平台。大数据时代无疑为高校工会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一场深刻的信息革命,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转变和机制上的创新。我们应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高校工会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综合性的职工服务系统信息平台,将分散在高校工会各部门的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建立统一的工会大数据平台,实现工会数据的保存、分析应用和深度挖掘,并从关联的数据信息中发现问题、判断趋势、从而做出有效的决策。
提升大数据运用能力。一要坚持以职工为本。大数据作为技术只是客体,必须为人服务,以职工为本。离开了这一根本,大数据就成了大“统计表”,就成了为大数据而大数据。二要坚持数据真实客观。大数据价值密度低、内容混杂,找到“货真价实”的信息已属不易。而“知其然,不求知其所以然”,只考虑纯粹相关性,不注重数据与结论之间因果关系的分析方法,在现实中往往经不起推敲。尤其不能忽视的是,目前许多数据仍处于“孤岛”状态,单一或少数领域的大数据不仅价值有限,还存在片面性的危险。只有数据跨越了行业领域间的界限,关联性加强时,数据的准确性才会提高。同时,数据的收集、存储和搬运虽然越来越便利,但从技术上看,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还有赖于广大工会干部的甄别能力的提升。三要坚持依法依规。“大数据挖掘分析得越精准、应用领域越广阔,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保护就会变得越紧迫”。海量数据在带来“红利”的同时,数据保存和防止破坏、丢失也正面临着新的技术难题。比如,我们在调用政府数据库中的职工个人信息时,就划分了信息使用权限,设置了二级权限管理密码,确保信息在指定人员、指定情况下按照规范流程使用,从而有效避免了信息泄漏情况的出现,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随着对大数据理解和应用的深入,我们期待看到大数据技术为高校工会建设带来更多的活力,不仅能从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辅助管理,还可以为广大职工的生活、教学等提供更优质的信息服务,并提供开放平台和接口,由校园用户主动丰富数据、提出服务,真正让大数据应用融入到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来。